环氧树脂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知识中心 >

醋-丙共聚乳液胶粘剂的制备

时间:2011-05-19 08:15来源: 作者: 点击:
摘要:采用预乳化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对改性醋酸乙烯酯-丙烯酸丁酯共聚乳液胶粘剂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天津市风船化学试剂科技有限公司.待体系无单体回流时滴加剩余的引发剂

摘要:采用预乳化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对改性醋酸乙烯酯-丙烯酸丁酯共聚乳液胶粘剂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实验中具体考察了聚合方式、单体配比、功能单体、乳化剂、引发剂、聚合温度、保护胶体等因素对乳液胶粘剂制备及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所合成乳液胶粘剂的性能进行了测试与表征。当醋酸乙烯酯和丙烯酸丁酯的比例为11,共聚乳液具有最佳的粘接性能。功能性单体丙烯酸的加入可显著提高乳液的内聚力。聚合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是乳化剂的用量3% ~5%,引发剂用量1% ~3%,温度80℃。该工艺得到的改性醋-丙共聚乳液粒径分布均匀,机械稳定性好,并具有良好的纸塑粘接性能。

 

关键词:醋-丙乳液;胶粘剂;合成工艺

 

-丙共聚乳液胶粘剂是一类重要的乳液粘合剂,它具有分子量大、对多种基材粘接性能好、透明度高、耐候性、耐老化性和无污染等优点[1-3]。目前,-丙共聚乳液胶粘剂已广泛应用于纸塑复膜、织物贴合、压敏胶、胶带、织物印花、静电植绒、无纺布粘接剂、涂布纸加工、地毯制造等诸多领域[4-7]。本文针对醋-丙共聚乳液的技术现状,根据分子设计与粒子设计原理进行乳液共聚,优化合成工艺,调整配方组合,引入功能性单体,制备改性醋-丙乳液胶粘剂。在提高乳液胶粘剂综合性能的同时,从醋-丙乳液组成对性能的影响这个角度出发,具体讨论了引发剂、乳化剂、共聚单体等因素对乳液及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原料

醋酸乙烯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分析纯,天津市福晨化学试剂厂;聚乙烯醇(PVA),北京有机化工厂;过硫酸铵,分析纯,天津市风船化学试剂科技有限公司。

 

1.2 醋-丙共聚乳液制备

将四口烧瓶放置于恒温水浴锅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水、乳化剂、KH2PO4PVA,加热至90,在搅拌下分散约30 min,使PVA完全溶解。降温至50℃加入一定量的混合单体制备种子乳液,升温至75~80℃下加入1/3的引发剂,充分反应至种子乳液泛蓝光,待体系无单体回流时滴加剩余的引发剂和混合单体。控制滴加速度,使所有单体和引发剂在4 h内滴加完毕。升温至85℃保温约1 h,然后降温出料。

 

1.3 乳液性能测试与表征

1. 3. 1 乳液固含量

准确称量1~2 g的乳液样品置于已称重的称量瓶中,在烘箱中于105℃下烘干至恒重,固含量S%按下式计算:

S%=(W1/W0)×100%

式中:W1—烘干后样品恒重, g;

W0—样品重, g

1. 3. 2 乳液表观粘度

使用NDJ-79型旋转粘度计,测试温度为25℃。

1. 3. 3 机械稳定性

将一定量的乳液在高速离心机中以4 000 r/min的速度离心30 min,待静止后分离凝聚物并干燥称重。以凝聚物的相对量表征机械稳定性。

1. 3. 4 剥离强度测试

根据GB-T 14074. 10-93进行测试。

 

2 结果与讨论

2.1 聚合工艺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在单体配比一致,引发剂、乳化剂等用量相同,反应时间、温度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分别按照以下聚合工艺合成醋-丙乳液胶粘剂,并对它们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具体聚合工艺如下:种子聚合法:先在反应器中加入规定量的水、乳化剂和部分单体, 75℃下滴加部分引发剂,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同时均匀滴加剩余单体和引发剂。所有原料加料完毕后经升温、保温后出料。预乳化法:先将所有单体、水、乳化剂在40℃下预乳化制得预乳化液。将部分该预乳化液与适量引发剂反应,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匀速滴加剩余的预乳化液和引发剂溶液。滴加完毕后经升温、保温后出料。

种子聚合法比预乳化法工艺稍复杂,通过后期原料的加料速度、初始加料和后续加料的组成与配比等条件的改变,可以调节乳液粒径及其分布。实验表明这两种工艺得到的乳液其贮存稳定性都很好,预乳化工艺在反应平稳性和降低凝聚率上更具优势。

在单体投料比例相同时,两种方法得到的乳液粘度有差异。预乳化法合成的乳液胶粘剂表观粘度低,而种子聚合法合成的乳液表观粘度相对较高。就剥离强度而言,预乳化法制备的乳液剥离强度高于种子聚合法制备的乳液。在纸膜之间的粘接上,预乳化法制备的乳液剥离强度超过20 N/cm,并在测试过程中将纸撕裂。

 

2.2 聚合单体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共聚乳液胶粘剂用于纸塑复膜时,是使低表面张力的非极性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和极性的牛皮纸张相粘合,设计配方时要兼顾单体分子上的极性和非极性基团的性能。本文以醋酸乙烯酯为硬单体,赋予聚合物一定的强度和硬度;丙烯酸丁酯为软单体,赋予聚合物一定的柔性、粘附性;以丙烯酸为功能性单体,提高聚合物的稳定性和内聚力。当硬单体含量在40%,乳液的表观粘度最大。单体比例为11时剥离强度达到最大。

在保持软硬单体配比相同的条件下,加入丙烯酸作为功能性单体,其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在固含量一定的情况下,乳液的粘接强度随功能性单体的加入显著提高。当功能性单体达到单体总量的10%,纸膜之间的粘接性能可以将纸撕裂。

 

2.3 乳化剂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实验中采用OP-10K-12作为乳化剂,保持软硬单体比例在11,只改变乳化剂用量,其它反应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得到乳液性能。乳液表观粘度与乳化剂的用量呈线性关系。随着乳化剂用量的增加,乳液的表观粘度逐渐降低,而剥离强度增大,乳液粘接性能提高。这是由于随着乳化剂用量的增加,形成的乳胶粒数目增多,乳胶粒径变小,有利于胶粘剂在被粘物表面的涂布。此外,良好的乳化使聚合反应平稳且分子量分布较窄,形成的有效粘接成分较多,粘接能力增强。当乳化剂浓度过大时,过多的乳化剂阻碍了聚合物分子与被粘物表面的接触,导致粘接力下降。因此,探寻最佳的乳化剂用量非常重要,从实验得到的数据,确定乳化剂用量在3% ~5%时效果最佳。

 

2.4 引发剂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选用过硫酸铵作为引发剂,在单体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考察了引发剂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引发剂用量超过单体总量的5%,所得乳液呈现淡黄色,可能是因为引发剂用量过多,反应体系中活性自由基增多,乳液粒径过细导致;当引发剂用量低于0. 3%,反应速度慢,单体转化率低,所得乳液气味大。因此引发剂的用量控制在1% ~3%时可以得到理想的共聚乳液。

 

2.5 聚合温度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整个反应过程中温度对聚合反应的速度和共聚产物的影响较大。当温度超过85℃时,乳液易产生爆聚现象,而且体系内产生大量泡沫,疑似表面活性剂在高温下析出、破乳,不利于乳液体系的稳定;而当温度低于72℃时,引发剂产生活性自由基的速率降低,单体不能够充分参与共聚反应反应速度慢且转化率低。因此,实验中温度控制在80℃左右。

 

2.6 保护胶体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本实验采用聚乙烯醇(PVA)作为乳液的保护胶体,它是醋-丙共聚乳液胶粘剂的重要组成部分。PVA的用量对醋-丙共聚乳液表观粘度影响很大。随着PVA用量增加,反应体系的基础粘度以及最终产品的表观粘度均不断增大,PVA又是醋-丙共聚乳液的增稠剂。保护胶体在乳液中用量不同,对最终产品的剥离强度也有影响。但在纸膜之间的粘接中, PVA用量对粘接强度影响并不明显。实际工业生产中考虑到产品的粘度、稳定性、生产成本、使用可操作性等各方面的要求,PVA的含量不宜过大。

 

3 结 论

本文对改性醋-丙共聚乳液胶粘剂的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醋酸乙烯酯和丙烯酸丁酯的比例为11,共聚乳液具有最佳的粘接性能。功能性单体丙烯酸的加入可显著提高乳液的内聚力。聚合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是乳化剂的用量3% ~5%,引发剂用量1% ~3%,温度80℃。该工艺得到的改性醋-丙共聚乳液粒径分布均匀,机械稳定性好,并具有良好的纸塑粘接性能。

环氧树脂 - www.epoxy8.com -(责任编辑:admin)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环氧树脂触变剂

    触变性是指物料受剪切和静置状态下,溶胶和凝胶可反复逆转的...

  • 环氧树脂阻燃剂

    环氧主链含有卤族元素、磷系元素、硼系元素的环氧树脂之外,...

  • 环氧金属羧酸盐促进剂

    在环氧树脂 / 酸酐固化体系中,除了上述由于加热产生的羧酸阴...

  • 胺类固化剂介绍

    伯胺与环氧树脂反应,首先是伯胺的活泼氢与环氧基反应,本身...

  • 环氧稀释剂

    稀释剂按机能分为非活性稀释剂和活性稀释剂。 非活性稀释剂与...

  • 环氧树脂偶联剂

    为提高填料、纤维增强材料等的湿润性,加强粘接效果,用偶联...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环氧树脂 | 稀释剂 | 固化剂 | 消泡剂 | 脱模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