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树脂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知识中心 >

北京纳米粉体材料超重力法技术通过鉴定

时间:2011-09-26 08:21来源: 作者: 点击:
由有关专家.BET比表面积在62~77m2/g范围内可调的多种晶形的纳米碳酸钙产品.汽车底盘涂料和塑料的表面处理技术.白炭黑等纳米粉体材料.开发了相应的气-液超重力反应法和液-液超重力反
  前不久,由北京化工大学承担的“863”计划项目--纳米粉体材料超重力法工业性制备新技术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鉴定。由有关专家、院士组成的鉴定委员会对这一高科技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技术基于分子混合与反应结晶理论,提出了超重力法合成纳米粉体材料的新方法和装备,属国际首创,并使我国从纳米粉体材料技术进口国转变成技术出口国。
    该项目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以石灰乳和CO2为原料,利用气-液-固超重力反应法,成功地合成出平均粒径为15~30nm、BET比表面积在62~77m2/g范围内可调的多种晶形的纳米碳酸钙产品,其质量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在广东建立了国际上第一条3000吨/年超重力法生产纳米碳酸钙的工业生产线;开发了纳米碳酸钙用于高档油墨、汽车底盘涂料和塑料的表面处理技术,其活性纳米碳酸钙产品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成功地制备出氢氧化铝、碳酸锶、碳酸钡、白炭黑等纳米粉体材料;开发了相应的气-液超重力反应法和液-液超重力反应法小试制备技术。
    纳米粉体工业化制备技术是当今世界高科技竞争的热点之一。北京化工大学超重力工程技术研究小组基于分子混合反应理论,在国际上率先原创性地提出了超重力反应沉淀法(简称超重力法)合成纳米粉体的新方法,利用旋转产生的比地球重力加速度高得多的超重力环境,在分子尺度上有效地控制化学反应与结晶过程,从而获得粒度小、分布均匀的高质量纳米粉体产品。工业化试验表明,超重力法技术的装置与传统的搅拌槽反应沉淀法制备技术相比,具有设备小、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好等突出优点,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该技术已获国家发明专利,并吸引了多家国际著名跨国公司的科技合作。该技术的发明、产业化的成功及推广,已使我国在纳米粉体材料制备领域从产品、技术进口国转化为技术出口国。环氧树脂 - www.epoxy8.com -(责任编辑:admin)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环氧树脂触变剂

    触变性是指物料受剪切和静置状态下,溶胶和凝胶可反复逆转的...

  • 环氧树脂阻燃剂

    环氧主链含有卤族元素、磷系元素、硼系元素的环氧树脂之外,...

  • 环氧金属羧酸盐促进剂

    在环氧树脂 / 酸酐固化体系中,除了上述由于加热产生的羧酸阴...

  • 胺类固化剂介绍

    伯胺与环氧树脂反应,首先是伯胺的活泼氢与环氧基反应,本身...

  • 环氧稀释剂

    稀释剂按机能分为非活性稀释剂和活性稀释剂。 非活性稀释剂与...

  • 环氧树脂偶联剂

    为提高填料、纤维增强材料等的湿润性,加强粘接效果,用偶联...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环氧树脂 | 稀释剂 | 固化剂 | 消泡剂 | 脱模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