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缩聚次数的选择 通常采用二次缩聚,第一次加大甲醛的用量,以增大二羟甲基脲的产率,使其达到特定的含量,第二次则加入尿素,使之与过量的甲醛反应,加入尿素的量按总量配方设计的尿素,甲醛摩尔比确定。用一次缩聚法时,需先用少量水或蒸汽将尿素溶解(稀释反应液),使反应慢慢进行以克服不利影响,但是比二次缩聚法的效果差,目前多采用三次甚至四次缩聚法。
(2) 缩聚温度的选择 45度以下形成的树脂外观、胶接件的机械强度不好,90度以上形成的树脂为粘稠胶液,贮存中无分层现象,但是温度过高,会使反应失控,一般选择70~100度
(3) 各反应阶段PH的选择 脲醛树脂的形成过程中,反应介质的PH有三种选择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在碱性介质中(PH=7~9)反应形成初期中间产物后,再转为弱酸性(pH=4.3~5.0)介质中反应进行到终点。第二种方式是在弱酸性介质(pH=4.5~5.0)中反应。第三种方式是先在强酸性介质(pH<3=中反应,再转为碱性介质中形成初期树脂。无论哪种方式均应在初期树脂形成后,将胶液调至中性或碱性条件下贮存,实际生产中多采用第一种方法。
(4) 树脂液的浓缩 反应到达终点后,胶液的含固量比较低、黏度小、游离甲醛量高、树脂在贮存中有分层现象,若采用延长缩聚时间,则可提高黏度与含固量,但是却降低了粘接质量,缩短了贮存期,故工艺上常采用减压脱水浓缩来解决这个问题。
www.epoxy8.com 环氧树脂 - www.epoxy8.com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