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胺类固化剂的用量计算 ω(100质量份数树脂所需胺固化剂质量分数)/% =胺当量/环氧当量×100适量份数树脂 =(胺的分子质量×100质量份数树脂)/(胺分子中活泼氢原子数×环氧当量) =胺的分子质量/胺分子中活泼氢原子数×环氧值 =(胺的分子质量/胺分子中活泼氢原子数)×(环氧基质量百分数/环氧基分子质量) 2、低相对分子量聚酰胺用量计算 低相对分子量聚酰胺产品指标说明书常用“胺值”这一指标衡量氨基的多少。陈声锐认为,这不能正确反映活泼氢原子的数目,因此不能简单地将胺值作为计算聚酰胺用量的依据。胺值是用来检定酰胺化程度的。对于典型的聚酰胺,可以通过胺值以下述公式求出理论用量。 ω(聚酰胺)%=56100/(胺值×fn)×环氧值 式中 56100——KOH(×10-3mol); Fn—系数。fn=(n+2)/(n+1),n为多亚乙基多胺中—CH2CH2—的重复数减去1。 比如,乙二胺n=1-1=0,fn=2,二亚乙基三胺n=1,fn=1.5; 三亚乙基四胺n=2,fn=1.34,四亚乙基亚胺n=3,fn=1.25; 以二亚乙基三胺二聚亚油酸型聚酰胺为例,测得胺值为307.4; 树脂为E-44,环氧值为0.44mol/100g,则环氧树脂固化剂用量: ω(聚酰胺)%=56100/(307.4×1.5)×0.44=53.53 3、酮亚胺用量计算 ω(聚酰胺)%=固化剂当量/环氧当量×100 该计算公司从形式上看与胺固化剂用量计算公式没有区别,但在这里“当量”系指酮亚胺和水完全反应时相当1mol氨基氢的固化剂(克)。有时在厂家产品规格说明书上除了给出“当量”外,还会给出“有效胺含量”的相应数据。“有效胺含量”系指酮亚胺和水完全反应时游离出来的反应性多胺(以体积或质量的分数表示)。 4、曼尼期碱用量计算 酚、醛和胺缩合反应制得的产物称为曼尼期碱。经典的曼尼期碱是由苯酚、甲醛基乙二胺反应制得,应用亦较普遍。其用量可以按下式计算。值得提出的是,计算求出的固化剂用量与按量大粘接强度决定的用量彼此很吻合。 q=(1.3~1.4)K 式中,K为环氧树脂中环氧基的质量份数,%。 5、酸酐固化剂用量计算 当使用一种酸酐固化剂时按下式计算 ω(酸酐)%=c×(酸酐当量/环氧当量)×100 式中 酸酐当量=酸酐的分子质量/酸酐基的个数; C为修正系数,场合不同时采用不同的树脂; C=0.85,一般的酸酐; 0.6,使用含氯酸酐,或使用辛酸锡等有机金属盐; 1.0,使用叔胺作促进剂; 0.8,使用叔胺和M(BF4)n盐时。 环氧树脂 - www.epoxy8.com -(责任编辑:admin) |